「介質為物理學上可以傳遞能量或訊息的物質,千百種能用於不同形式溝通的介質,經由設計行為充斥在今日的生活中。不論是建築、產品、服裝、媒體、藝術領域;設計師為了文明生活裡各種形式上的美好扮演、運用介質傳遞著形而上的能量。」
──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



⊕
視覺設計上以端點、線段以及面之間的交互作用呼應主題的「溝通」與「時間」之關係。除了用紙上選擇兩面特性不同的紙張,在印刷上一律將圖面印於內面;翻閱的過程中依據現場光影的變化,圖像得以在書冊中顯現或隱沒,細微的感性使原本理性的圖形更為完整,在平面的限制下創造出另一個維度。
本次協助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印製的議程海報,設計團隊選用「光鑽白牛」來印製,粗面與滑面的交替以兩種特色的融合過程,以及黑色K來呈現,並「網印白墨」來提升視覺的豐富度;再配上一張 由 貝爾敦 美術紙有為你 代理 #竹尾紙業 的灰色 #綺美紙 作為夾頁,呼應著紙張同樣作為介質的一種,傳遞視覺上的記憶引線以及觸感上的各種可能性。



海報成冊
在設計上將單張的海報透過不同的摺法與刀模而成書冊的形式其實算是常見,但這次學生團隊利用「長短邊錯位」的方式來增加翻閱的層次感,在既有的結構上玩出新的成型方式,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然而,這樣錯位的紙張疊合考驗著刀模與紙張厚度的精準度,學生的完稿程度已經非常的好,而我們這邊再依據紙張的實際狀態與特性微調,以「虛線刀」的方式製作摺線,讓整體的密合度可以更加提高。
以肉眼判斷K值
此外,學生對顯色的要求我們也覺得非常專業,除了特色之外,對K的敏感度也非常的強,細微到只有5%的差別,學生也可以精準的指出兩者的不同,而我們可以達成學生的要求也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薄紙的印刷難題
為了讓圖像能透過書頁,這次選用的紙張條數僅有13T,算是相對較薄的紙張,考量到海報成書會有對摺、特色的可能又會相對較重而導致有 #背印 的情況(加上時間趕、印刷時又碰到陰雨綿綿的天氣,紙張更不容易乾),故我們在印製完成後再上一層 #水消光 以保護墨色、避免背印。但因為光鑽白牛是屬於模造紙且有單面壓光,此種紙張特性上了水消光之後容易變得捲翹,不僅影響視覺美觀,甚至可能會影響後續成型。後來我們也調整到最適宜的水光狀態,讓成品的效果可以更好。
㊞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議程海報》
紙張|巨圓 – 光鑽白牛 13T、貝爾敦 – 綺美紙 灰 140g
平版印刷|單色K+特別色 801C、213C
網版印刷|白色
加工|虛線刀模、紙張對摺成冊
Designed by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曹仲、黃正亞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http://www.scdesign.usc.edu.tw/news/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 https://www.facebook.com/uscs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