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與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研究所的設計師 Mark Chen 合作,協助印製臺南古都傳統工藝 書籍設計展《傳藝府城》的主視覺文宣與書籍。
此次展覽以臺南古都傳統工藝中,三項具代表性的「粧佛、刺繡、銀帽」為主題,探討工藝家的文化符碼,將傳統融入當代元素,轉化為設計語彙,結合書籍設計創作,展現古今風華時代的精神,彰顯地方的文化價值,藉此再造傳統工藝的新風貌。




展覽書冊
這一系列的展覽書冊包含「銀帽」、「刺繡」與「粧佛」,每一本書都使用了四到五種紙張,並採用裸背穿線膠裝,以及呼應主視覺的螢光桃紅的線來裝訂。此外,為了主題與紙張更有呼應性,因此在台數上設計師也有很特別的規劃:
封面底與第一台的內容設計師Mark Chen與四手印刷合作。以Riso的方式印製金色與螢光色。特別的是,設計師選用在傳統道教文化中以書寫和神明進行溝通的工具——疏文紙來印製圖片,螢光色在疏文紙上的隱約顯現,藝師的工作剪影像是一陣一陣的煙霧,透過翻頁的動作,緲緲地向讀者襲來。
第二台的紙張則選用山彥奉書,有在關注感官的朋友們一定對這款紙張不陌生,粗面與滑面的交疊讓翻閱時的觸感更有層次;第三台至第六台則以威尼斯紙張作為印刷,偏米色在視覺上多了一份柔和的感覺,但指尖上所感受到的粗糙暗示著讀者這其實是一張極有個性的紙張,仔細一看,那些纖維在圖片與字裡行間行進的狀態,並透過光影呈現出凹凹凸凸的景致,像是在隱喻每位藝師努力學習的艱辛過程,也微微地說著保存傳統工藝這條路上會面臨到多少的困難。
在插頁的部分,銀帽主題選用奇光紙,這款紙張含有50%環保PET,因此質感有點像賽璐璐片。設計師以黑白負片的效果呈現藝師手工製作的銀帽,雖然是用數位印刷印製,但卻呈現出一種近似印銀的質感。螢光綠與桃紅色在霧銀色的奇光紙上呈現一種迷幻的跳脫感,與下方襯著寫實照片形成對比,更帶出了銀帽製作這項工藝的神聖性。刺繡與粧佛則同樣以Riso印製,金色的八仙與經文在沈穩黑色的襯托之下更顯隆重莊嚴。



主視覺文宣:海報、酷卡、邀請卡
以艾若薇紙張作為印刷載體,並選用帶有內斂質感的「古銅特色金」,配上「螢光綠」與「螢光桃紅」的撞色視覺,隱喻著帶有濃厚古都氛圍在新時代的設計觀點下碰撞出新的詮釋火花。而艾若薇屬於無塗佈類型的紙張,能生成鮮豔的色彩卻不會折損紙張樸質的原生質地;此外,在邀卡的部分更燙上紅色金箔,隱約的光澤襯著古樸且溫潤的印刷質感像是化作一曲悠悠的樂音,在波光粼粼的港邊輕輕地奏著屬於臺南藝師的各種經歷與故事。
補充:網點擴散與漏白
本次的印件在視覺上除了三個特色之外,也使用K來印製,所以版與版之間的蹦邊需要抓得非常準確以避免漏白的狀態,讓較淺的三特色向外擴散至黑色的地方。同時艾若薇這款紙張也在油墨印刷上展現了極高的穩定狀態,更使網點擴散後的顏色交錯狀態是符合視覺上的清晰。
㊞
臺南古都傳統工藝 書籍設計展《傳藝府城》
展覽書冊
扉頁|疏文紙
內頁|采憶 – 山彥奉書 92g、大亞 – 威尼斯 120g
插頁|大亞 – 奇光紙
印刷|數位印刷、Riso
裝訂|裸背線裝
主視覺文宣:海報、酷卡、邀請卡
紙張|恆成 – 艾若微
印刷|平版印刷
特別色|特色金、螢光綠、螢光桃紅
加工|邀請卡 – 燙紅
──感謝 Mark Chen 提供印刷品照片──
Designed by
Mark Chen
Photo by
手白_whitehand studio